看到立陶宛要捐贈我們疫苗的新聞,
突然驚覺立陶宛是我人生踏上歐洲的第一個國家。
那時候是2012年,因為朋友介紹,頂著紫色頭毛去一家做特殊長程線的公司面試,履歷上滿滿的只有亞洲線經歷的菜鳥領隊我真的就在那次成功得到了帶俄羅斯加波羅的海三小國的18天團,現在回想真的充滿刺激,也一直覺得自己何德何能,果然那第一個全程英文翻譯的經驗,把我嚇到便秘六天,但回台灣量體重卻瘦了兩公斤,就知道當下壓力有多大。
現在還記得那時候把導遊說的那句-「so many species here 」翻成「這裏有很多空間」,然後一位醫生團員臉很僵的回說,導遊剛剛好像不是這樣講的耶~乾,回想起來還是無地自容到搥地板但又超好笑。
雖然因為第一次踏上歐洲充滿期待,但我內建的壓力真的讓我沒有辦法認真欣賞自己在那的每個當下,不過有兩個地方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個是天主教堂,已經忘記這個教堂名字(然後我也不想查),之所以會對這個教堂印象深刻,因為是第一個親眼踏入的歐洲教堂,看到那樣的建築,聽到建築內的回音,虔誠的信徒坐在木椅上跟自己的上帝說話,然後抬頭看到斜曬進來的那道光,我被嚇到了,被某種無法言語的力量包圍住了,有的人可能覺得是宗教的力量,但對我來說更是藝術的力量,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懂得原來藝術有著能改變氣場改變環境的強大能量,也想起之前看了瑪麗蓮夢露第三任老公Arthur Asher Miller這位劇作家的紀錄片,就是寫銷售員之死的超有名作家,他在紀錄片中說了那句:「藝術就是會讓你感受到自我跟環境以外更大更廣的世界。」就是那樣!就是那樣感動與震撼。
另一個地方就是世界有名的十字架山,據說是1831立陶宛的抗俄份子家人先在那邊放十字架,因為找不到這些人的遺骸而用這種方式來悼念自己的親人朋友,後來無數的戰亂,人們漸漸將這裡當成一個信仰的中心,象徵著人們希望和平、信仰著生而為人的真正價值,直到現在仍然是很多人會去朝聖也是個有名的觀光景點,那次我也買了一個十字架留在某處,放眼望去是二十萬大大小十字架跟雕像的其中之一,很渺小的,但卻很浪漫的。
那時的我,絕對沒有想到8年後的全世界,面臨的是一場疫情戰爭,而這場戰爭不只是有著許多被人深愛的人們逝去,還牽扯著大大小小陰謀論、既得利益者跟只希望能用自己力量幫助別人的團體或個人,雖然這些事情在沒有戰爭的時候一直在各個角落發生,但藉由地球村跟資訊延展的發達,我們無時無刻要接收著好多的聽說跟他說跟你說,我只覺得很辛苦阿,能做的只有把自己生活過好,讓自己的內心不要被外物牽動而亂了平靜,然後盡自己能做的幫助會遇見的需要的人。
謝謝所有讓我可以過好自己日子的所有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謝謝努力讓大家生活正常運作的人,謝謝在黑暗籠罩之下仍不停努力發散的所有光芒。